太力科技营收升员工数连降2年 2020净利超过其后两年

编者按: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3年8月11日召开2023年第6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,届时将审议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太力科技”)的首发申请。太力科技的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,保荐代表人为张勇、罗艳娟。

太力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真空收纳和材料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,主营业务为真空收纳、壁挂置物、食品保鲜、家庭清洁等多品类收纳用品及相关功能材料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是国内外知名的收纳用品制造商。


【资料图】

太力科技此次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,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2,707万股(含2,707万股),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%;公司拟募集资金54,223.40万元,计划用于太力武汉生产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、信息系统升级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。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54,628.36万元、62,297.66万元、63,785.14万元;净利润分别为7,344.83万元、4,284.68万元、5,894.18万元;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,338.37万元、4,284.85万元、5,890.55万元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,167.84万元、4,080.08万元、5,136.94万元。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0,261.25万元、67,806.25万元、70,039.64万元;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,017.23万元、9,029.23万元、7,099.88万元。

报告期内,太力科技未进行利润分配。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2020年至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4,166.15万元、61,707.45万元、63,068.57万元。其中,真空收纳袋产品收入分别为35,747.60万元、33,603.31万元、27,704.30万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6.00%、54.46%、43.93%。同期,太力科技真空收纳袋产品单价分别为6.00元/个、6.20元/个、6.85元/个。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(包含全部在册子公司)员工人数分别为1,123人、1,098人、958人。

据长江商报报道,太力科技的股东入股存在异常。2012年,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中山新正入股,价格为3元/注册资本。2020年10月,仍然是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中山魏力入股,价格为4元/注册资本。时隔8年,入股价格仅增加1元/注册资本。此时,公司市值约为2.90亿元。

2020年11月,仅过一个月,太力科技引进外部股东,张桂明、邓志毅、海宁海睿、常州铭德、郝群、刘晓乐以货币出资方式认缴人民币6430万元,增资价格10元/注册资本。此时,公司市值约为7.90亿元。奇怪的是,2021年5月,时隔半年,张桂明将其持有的太力科技2.53%股权以2000万元转让给张结燕,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,转让价格为10元/注册资本。自然人斥资2000万元入股,应该是较为慎重的,为何在半年后又将其原价转让?对此,太力科技未进行解释。

2021年12月,太力科技再度增资,新增注册资本220万元,由嘉兴栈道栈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廖江分别增资200万元、20万元,增资价格16元/股。本次增资完成不到一年,公司递交了上市申请,并进行预披露。嘉兴栈道就是一家私募基金,其为何在IPO前夕突击入股?

此外,廖江是公司董事、高管,其原本就已经持有股份,为何不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低价持股,而要与外部机构一起高价入股?这些均让人不解。持续增资扩股,太力科技的估值迅速攀升。2020年10月的估值为2.90亿元,2020年11月为7.90亿元,到2021年12月,估值达13亿元。一年零一个月时间,估值增加约10亿元。

拟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5.42亿元

太力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真空收纳和材料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,主营业务为真空收纳、壁挂置物、食品保鲜、家庭清洁等多品类收纳用品及相关功能材料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是国内外知名的收纳用品制造商。

本次发行前,石正兵直接持有太力科技70.72%股份,通过中山新正、中山魏力间接控制8.39%表决权,合计控制太力科技79.11%表决权,为太力科技的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。

太力科技此次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,拟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2,707万股(含2,707万股),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%;公司拟募集资金54,223.40万元,计划用于太力武汉生产及物流中心建设项目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、信息系统升级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。

2022年营业收入6.38亿元归母净利5890万元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54,628.36万元、62,297.66万元、63,785.14万元;净利润分别为7,344.83万元、4,284.68万元、5,894.18万元;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,338.37万元、4,284.85万元、5,890.55万元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,167.84万元、4,080.08万元、5,136.94万元。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0,261.25万元、67,806.25万元、70,039.64万元;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,017.23万元、9,029.23万元、7,099.88万元。

2022年真空收纳袋单价6.85元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2020年至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4,166.15万元、61,707.45万元、63,068.57万元。其中,真空收纳袋产品收入分别为35,747.60万元、33,603.31万元、27,704.30万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6.00%、54.46%、43.93%。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真空收纳袋产品单价分别为6.00元/个、6.20元/个、6.85元/个。

员工人数连降2年

2020年至2022年,太力科技(包含全部在册子公司)员工人数分别为1,123人、1,098人、958人。

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太力科技研发人员共95人、管理人员共317人、市场人员共340人、生产及其他人员共206人。

长江商报:IPO私募突击入股

据长江商报报道,太力科技还存在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偏高等问题。

石正兵为公司实际控制人,并担任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,其子石维聪担任董事。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,石正兵直接持有公司70.72%股份,通过中山新正、中山魏力间接控制8.39%表决权,合计控制发行人79.11%表决权。

从股权结构变动情况看,太力科技的股东入股存在异常。

2012年,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中山新正入股,价格为3元/注册资本。2020年10月,仍然是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中山魏力入股,价格为4元/注册资本。时隔8年,入股价格仅增加1元/注册资本。此时,公司市值约为2.90亿元。

2020年11月,仅过一个月,太力科技引进外部股东,张桂明、邓志毅、海宁海睿、常州铭德、郝群、刘晓乐以货币出资方式认缴人民币6430万元,增资价格10元/注册资本。此时,公司市值约为7.90亿元。

奇怪的是,2021年5月,时隔半年,张桂明将其持有的太力科技2.53%股权以2000万元转让给张结燕,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,转让价格为10元/注册资本。

自然人斥资2000万元入股,应该是较为慎重的,为何在半年后又将其原价转让?对此,太力科技未进行解释。

2021年12月,太力科技再度增资,新增注册资本220万元,由嘉兴栈道栈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、廖江分别增资200万元、20万元,增资价格16元/股。本次增资完成不到一年,公司递交了上市申请,并进行预披露。

嘉兴栈道就是一家私募基金,其为何在IPO前夕突击入股?

此外,廖江是公司董事、高管,其原本就已经持有股份,为何不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低价持股,而要与外部机构一起高价入股?这些均让人不解。

持续增资扩股,太力科技的估值迅速攀升。2020年10月的估值为2.90亿元,2020年11月为7.90亿元,到2021年12月,估值达13亿元。一年零一个月时间,估值增加约10亿元。

关键词: